發布日期:2016-06-07 15:11:24 瀏覽次數:1464
施工企業及項目負責人未按規定落實實名制管理、現場勞務用工管理混亂引發農民工工資糾紛群體性事件或其他產生不良社會影響事件的,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人社部門依法進行處理,并予以通報批評曝光,情節嚴重的企業記不良行為記錄,禁止其參加新的工程項目投標活動,外地企業將會被驅逐出本地建筑市場。
眾所周知,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建筑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不僅大大改善了城鄉面貌和人民居住環境,加快了城鎮化進程,而且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級解了就業壓力,為社會和諧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然而,我們清醒地看到,與我國工程建設的現實需要及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建筑業仍然存在著許多形響持續、健康發展的問題。例如,生產方式落后、管理粗放、“三低一高”(即產值利潤率低、勞動生產率低、產業集中度低、市場交易成本高)的現象長期存在.建筑企業綜合競爭實力、科技創新能力、技術裝備水平、建筑工業化程度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較大。操作工人業務素質偏低、難以適應現代建筑產品快速發展趨勢的要求。通過在全行業大量的調查研究,我們認為,建筑業最為迫切、_.最需要解決的兩個根本問題是:建筑產品生產組織管理方式和建筑業從業人員素質.這也是目前制約建筑業發展方式轉變步伐的兩個核心障礙。
從1987年開始,建筑勞務行業推廣魯布革工程管理經驗,將建筑業管理層與勞務層相分離,大大強化了公司層面的工程項目管理,但卻忽視了施工現場操作工人隊伍的建設和素質的提高。由于建筑行業從業人員準人門檻相對較低,吸納了大盆農村剩余勞動力,因而造成這樣的結果:一是文化水平低,小學和初中文化占絕大多數,二是操作人員技能差,多數人沒有經過正規的技能培訓,不能形成一個真正的產業工人群體;三是目前操作工人隊伍以45歲以上為主體,年齡結構偏大,年輕工人所占比例日趨縮小。建筑業從業人員青黃不接的狀態以及操作技能偏低的現實,已成為制約建設工程質最、安全生產和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因素。
根據2012年4月2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1年我國農民工調查監測報告》的數據,2011年全國農民工總A達到25278萬人。其中.從事制造業的比重最大,占36.0%.其次是建筑業占17.7%,服務業占12.2%,批發零售業占10.1 %,交通運箱倉儲和郵政業占6.6%,住宿棍飲業占5.3。從事建筑業的農民工總數達到4474.2萬人之多。由此可見,農民工已經成為建筑業第一線施工操作的主體力量。該報告還顯示,在農民工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高達77,接受過農業技術培訓的占10.5%,接受過非農職業技能培訓的占26.2 %,既沒有參加農業技術培訓,也沒有參加非農職業技能培訓的農民工占68.8腸。
客觀上講,農民工問題是我國工業化、現代化進程中有待解決的一個特殊問題,這是一個龐大的,長期的,涉及社會、經濟、體制、人文諸多方面的系統工程。就建筑業而言,農民工與用工制度、企業組織形式、施工生產方式、工程建造能力、項目管理水平、綜合競爭力、“走出去”戰略等密切相關,如何在加快轉變建筑業發展方式的背景下,立足于建筑行業的實際狀況,切實把農民工隊伍轉化為建筑業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的推動力盆,是行業協會和建筑企業必須解決好的一個重大課題。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其頒布的《建筑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著重要求:大力發展建筑勞務企業,加強建筑農民工培訓工作,構建適應建筑業行業特點和要求的農民工培訓體系,建立健全建筑業農民工培訓工作長效機制,形成穩定的新型建筑產業骨干工人隊伍。因此,針對我國建筑業從業人員素質較低以及復合型人才欠缺的現狀,迫切需要創新建筑業勞務管理體制,強化勞務隊伍建設和勞務施工全過程管理,確立重建建筑產業工人隊伍的目標,盡快完善建筑業人才培訓體系,提高從業人員整體素質。
圍繞著如何加強建筑業勞務用工制度改革、勞務企業資質管理、勞務分包招標與分包合同管理、勞務分包作業過程管理、勞務用工實名制管理、勞務糾紛管理、農民工培訓管理、農民工權益保護、建筑勞務市場管理、國際工程勞務管理、勞動合同管理等內容。